伺候走了卧床的公婆,又照顾半身不遂的叔公

北京多长时间治疗白癜风好 https://yiyuan.99.com.cn/bjzkbdfyy/bdfzz/291300.html

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记者孙玉唐倪方圆郭健

“既然嫁到了老张家,就得做一个称职的张家媳妇,称职的山东媳妇。”在泰安市东平县老湖镇展庄村,有这么一位媳妇,名叫胡艳玲。婆婆和公公一个卧床不起,一个行动不便,她从黑龙江嫁到山东后,全年无休地照顾老人,一日三餐,端屎端尿,直到两位老人先后去世。如今,半身不遂的叔公又成了胡艳玲照顾的重中之重。

胡艳玲搀扶着叔公走路锻炼。

眼睛无法判断脏净

“多洗几遍就干净了”

“咯咯咯……”伴随着清晨的鸡鸣,胡艳玲从梦中醒来。靠着双眼仅存的一点视力,她摸索着起床、穿衣、洗漱,然后戴上她那厚得像瓶底儿一样的多度的眼镜。

“醒了呀,妈妈。”借着晨曦的光亮,胡艳玲发现婆婆已经醒了,公公还在睡着。打过招呼,胡艳玲开始了一天中的第一个工作——倒尿盆。一手端着尿盆,一手微微向外张着,慢慢向厕所的位置走去。

这就是十几年前胡艳玲悉心照顾公婆,开始一天生活的场景。

因为视力不好,哪怕是在自己家中,胡艳玲也常常被地上的东西绊倒,所以她走路都要小心翼翼。

她是个爱干净的女人,哪怕是尿盆,都要刷得干干净净。因为不能很好地判断是否干净,胡艳玲的方法就是多洗几遍。“洗得遍数多了,就干净了。”除了刷盆,还有洗被褥、扫地时,她的诀窍都是:多做几遍。这个从东北长大的山东媳妇,声音很是嘹亮,听她说话,感觉生活都充满了干劲儿。

洗完手,胡艳玲便去做饭,一锅煮得烂烂的面条就是一家人的早餐。煮好后,她盛了两碗,分别端给卧床瘫痪的婆婆和行动不便的公公。有时婆婆实在没力气,胡艳玲就让婆婆贴在她身上,一点点地喂给婆婆吃。

伺候完公婆,胡艳玲顾不上吃饭,就端着一碗饭出了门,目的地是同村的叔公家。叔公是个鳏寡老人,一辈子没有娶妻,无儿无女。几年前,因为车祸撞断了胳膊,照顾他的重担也落在了胡艳玲的身上。

回到家吃完剩下的面条,对于胡艳玲来说,一天的忙碌生活才刚刚开始。等待她的,还有公婆随时的大小便,随时可能被弄脏的裤子被褥,午饭晚饭以及家里的鸡鸭和地里的菜需要打理。

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,这样的日子从胡艳玲自东北回到山东照顾公婆的那一天开始,持续了七八年。后来,公公去世了,再过了5年,婆婆也去世了。十几年夜以继日的照顾,有难以言喻的辛苦,但何尝没有精神上的依赖。丈夫在外打工,儿子上学,陪伴胡艳玲时间最长的,就是婆婆。“我婆婆没说过啥漂亮的话,但是有一次,她跟我说,艳玲啊,你可千万别回东北,你走了,谁来照顾我啊!我就觉得,婆婆是认可了我的照顾。”

拿出全家多年的积蓄

给叔公治好了病

时间回到年,18岁的东北姑娘经人介绍认识了31岁的山东小伙,两个人组建了家庭。第二年,他们的儿子出生。这个姑娘就是胡艳玲。

一家三口在她的家乡黑龙江鹤岗度过了大概是胡艳玲最轻松的八年。那时虽然跟远在山东的公婆姑姐没见过几次,但是也经常打个电话,聊聊家长里短,互报平安。

直到有一次,在与大姑姐的聊天中,胡艳玲得知,身体一直很虚弱的婆婆突然累倒卧床不起,而公公从年轻起就有很严重的驼背,一辈子都没干过重活,这几年更是每况愈下,两个老人吃饭都是问题。听说了这些情况后,胡艳玲拒绝了姐妹朋友的劝阻,做了一个决定——回山东,照顾公婆。

就这样,胡艳玲带上儿子,拿着跟姐姐借来的元路费,辗转两天一夜,终于来到了生养丈夫的土地,来到了这个等待她的清贫的家。在这里,她全年无休地照顾老人,一日三餐,端屎端尿,直到公公婆婆两位老人先后去世。

如今,叔公又成了胡艳玲照顾的重中之重。“叔公遭遇了两次车祸,一次胳膊撞断了,一次腿骨折了。”胡艳玲说,前几年,叔公突发脑梗,半身不遂,又是胡艳玲在旁照顾,直到出院。当时,叔公拿出了元钱给胡艳玲,医院。胡艳玲答应了下来,可是她知道,这些钱哪够呢?狠了狠心,她拿出了好不容易攒下的积蓄,给叔公治好了病。这一场病,花了多元,对于胡艳玲一家来说,不是一笔小数目。在胡艳玲的照顾下,叔公渐渐能站起来了,如今,靠着搀扶还能出门走几步。

没那么多钱做手术治眼成了幻想

胡艳玲三岁时,生了一场眼疾。“当时很多小孩都得了眼疾,所以一开始家里人也没在意。”直到后来眼睛开始流脓,双眼几乎睁不开了,家里人才带着她打了两针,吃了消炎片,眼睛终于睁开了。但是视力却变得极差,“医生说我这不是近视,是残疾。”虽然戴着度的眼镜,可是对于她来说,世界依旧是一片模糊。与人交往的时候,她都是靠颜色分辨,如果不是靠近了看,别说人的相貌,就连性别也分辨不出。

“这些年,艳玲的视力越来越差了,万一真看不见了,这个家可要塌了。”展庄村村主任张庆春说,虽然视力不好,但是胡艳玲还是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这个家。从过世的公婆到今年83岁的叔公,每个人都离不开她的照顾。“这么孝顺的人,嫁过来之后,没过过一天轻松日子。”为了让胡艳玲在照顾叔公的时候少摔几次,村里专门给胡艳玲叔公门前铺上了水泥路。

“可能是年纪大了,怕不方便,叔公老是悄悄跑回自家的老房子,不肯住在胡艳玲的家里,所以这些年,艳玲只能一直来回跑。”张庆春说,现在艳玲每月有80多元的残疾人补助,村里人也在想办法,尽力帮她再争取一些保障。

靠着摸索,胡艳玲扛起了照顾老人的重任,也像一个纽带一样,连接起了一个孱弱的家庭。

因为眼睛经常长结石,医院去除结石。医生跟她说,“姐姐啊,你回去好好攒攒钱,以后来治眼睛。”她却只能尴尬地笑笑,因为她知道,这个清贫的家里攒不够做手术的钱。她不能想,也不敢想。

“我这双眼,从记事儿起就这样,治疗的事情,我还真没想过。”胡艳玲说,“但是我也有过幻想,幻想着眼睛好了,我就能跟村里的媳妇们一样,去附近的玩具厂、服装厂打工了。我也就能赚钱贴补家用了。”说完这句话,胡艳玲有些不好意思,但是那上翘的嘴角,微微握紧的拳头,是那样充满期待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fz/8720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