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
诚言呈语
原创文章,版权归作者所有,欢迎转发分享。
当你回忆自己大学生活时,可能会发现一个“奇怪”的现象。
在这段本应是读书学习奋发向上的时光里,给你留下最深刻记忆的,却往往是来自于大学寝室。
用西瓜皮煮方便面的神人。
吃香蕉得蘸老干妈的奇葩。
洗脚水热牛奶的沙雕。
还有花式拒绝推销的宿舍门板。
大学宿舍里的奇葩人奇葩事,数不胜数。
而这些欢乐时光的起点,可能还是得从分床开始。
绝大多数情况下,大学宿舍都是4人间或6人间。
在“寸土寸金”的宿舍里,给你一个人来个一米二的单人床是不可能的。
只要你不是住在顶楼,房顶不是斜的,那你们的床,永远都是上下铺。
那么新生入校的第一个问题就来了:到底应该选上铺,还是下铺?
我是宿舍里第二个报到的人,也就是说,默认了一个选床的“第二顺位”,铺位基本算是随便挑。
当过兵,睡过上下铺的老娘跟我说:挑个下铺吧,下铺方便。
既然是“经验之谈”,那我也就照做了。
刚开始是挺方便的,回到宿舍就能直接躺下,而且翻个身就能下床。
尤其是每天看着三个睡上铺的兄弟天天爬高上低的,心里甚至感觉这一波赚大发了。
但是但凡有点大学生活经验的人都知道,只要同寝室兄弟们感情处得好,那你曾经能有多方便,将来就得有多受罪。
随着我和宿舍哥儿五个感情的日渐加深,不仅变得越来越不方便,有时候甚至还麻烦得一塌糊涂…
比如说,人家躺你床,你就没辙。
反正感情好,互相之间一个个的都已经视脸皮为无物了,想把他赶走,那是门儿都没有的。
而且一般情况下,他们还得一边躺着你的床,一边说你的床没他的干净…
要么你就到他上铺躺着去,要么你就一边坐着骂街。
直到这时我才发现,当时选床时我忘了一点:部队里的床铺,白天是不让坐的。
我妈宝贵的“经验”,几乎和真实的大学宿舍生活格格不入。
而且我更没想到的是,随着这帮人“脸皮”的日益增厚,睡在下铺不仅毫无方便可言,反而成了一种“束缚”。
比如说,由于可以随时上床躺着,所以睡下铺的人,通常不会老实地待在床上,总喜欢四处晃悠。
而上铺的人,却总是“忘了”拿什么东西。
这个时候,他们就开始鹰视狼顾,看谁在下面溜达。
尤其是到了饭点的时候,你要问他们去不去吃饭,这帮子“使唤”人习惯了的家伙永远都会告诉你:这顿不吃了。
而当你从下铺翻身起床,准备去食堂吃饭的时候,他们却跟突然想起来什么了似的,立刻坐起来让你“顺便”给带个什么饭回来。
有时候,我也不得不蜷缩于下铺的一亩三分地,然后再把拖鞋扔远点,以示“不便”。
另外,关灯、关门这种事,全是你的。
而且在那个手机还没普及的年代,只要宿舍的固定电话响了,去接电话的也永远是下铺的。
有时候睡觉时脸太靠近梯子了,搞不好还得被上面下来的人一脚拍脸上。
总之,方便不方便的我是一点都没感觉到,就觉得整个人是比以前勤快多了。
或许睡在下铺的唯一好处,就是仰着头说话显脸小吧…
看到这里,也许你可能在想,那我下个月报到的时候,一定得选个上铺。
Bai慌哩!
上铺也有上铺的无奈。
首先,从上下铺这个结构上分析的话,下铺能够引起上铺的晃动,要远大于上铺对下铺的晃动。
有时候有人碰了你一下床,睡在下铺可能顶多听见个响,而上铺却会感觉天旋地转。
那感觉就跟地震了似的。
而且你下铺要是个睡觉还打呼噜的,那这声音你绝对比其他人听得都真切。
当然,还有逃不开的脚臭味。
按理说,脚的臭味化学成分比空气重,应该是往下沉的。
但是人的体温却是高于空气的。
臭味的分子重,但是由于温度高,密度低,所以这些奇异的味道基本都是往上扬的。
那这事,就不用我多说了吧…
如今,大学的宿舍基本还都装了空调。
要是碰见那安空调不过脑子的师傅的话,那么一些睡上铺的同学,基本就是被出风口直接对着吹的。
实在被吹得受不了了,你就只能下床来溜达溜达。
但就是这么一溜达,你就成了“下铺”了。
关灯、关门、“帮忙”拿东西又成了你的事了,等于是一个人干两份活。
惊不惊喜,意不意外?
转眼间,毕业12年了。
十周年宿舍里哥儿六个聚会的时候,为了重温大学时挤在一个屋的体验,我们6个人悄悄抱着各自房间的被褥,挤到了一个房间里。
上铺和下铺之争,也变成了床上和床下之争。
虽然那两个晚上睡得是真的糟心,但是往日的那份欢乐,却无限清晰地重温在了眼前。
其实大学生活是否美好,很大一部分原因也在于同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上。
处得好,那他们个个都将是你生命中最后的单纯时光里,结交到的一生的朋友。
处得不好,那或许就是你苦大仇深看世界的起点。
对于大学生来说,互相之间所谓的利益,其实一文不值;所谓的矛盾,也压根不值一提。
希望即将开始大学生活的你们,能在宿舍里留下一份个人专属的美好回忆,结识你们相互扶持一生的朋友。
趣谈教育新鲜事,大型表情包工厂。在这里,有故事、有观点,有逻辑、有深度。欢迎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ls/779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