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稻苗床的管理直接关系到水稻移栽之后的好坏,那水稻苗床应该怎样管理呢?下面就让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水稻苗床的管理方法吧。
种子准备与处理
★1、品种选择:选择当地主推的稳产、高产、抗病、品质优良、质量达国标二级以上的良种,即:种子纯度不低于98%,发芽率不低于95%,净度不低于97%。含水率不高于14.5%,种子必须每年更换一次。
★2、种子用量:每公顷精选种子40-60公斤,即每亩用3.3-4公斤。
★3、晒种:在浸种前,选择晴暖天气将种子翻晒1天,可以增强种皮的透性,使种子内部有足够的氧气,促进种子内部酶的活性,消除种子间含水量的差异,浸种后吸水均匀,提高发芽率并使出苗整齐。另外,晒种还能起到一定的杀菌作用。
★4、选种:采用比重为1:1.13的盐水选种,即50公斤水加10公斤盐,新鸡蛋浮出水面伍分硬币大小即可。捞出秕粒后,再用清
水冲洗2-3遍。
★5、浸种消毒:加收米水稻浸种液配合杀菌剂预防公稻子,并有以下优点,打破种子休眠、快速生根、增产增收、出芽齐、不粉籽、提高抗病性、快速萌发、根系发达、抗低温,芽率高。(浸种时间最好5天左右,浸种时间过短或过长对发芽都有不利影响。种子浸好的特征是:谷壳颜色变深,呈半透明状,腹白分明,胚部膨大、胚乳变软。)
?防治公稻子、使种子发芽快、出芽齐、抗病强、生根快
★6、催芽:在30"C左右的条件下(可用催芽机)进行催芽,芽长1-1.5毫米即可,晾芽6小时左右。
二、做床
苗床最好选在水源和交通方便的旱田上,如在水田地里育苗,不易在低洼易涝田块上做床,床面尽量高一点。床土要选肥沃、无病菌、无草籽、偏酸性、通透性能好的土壤,如山地腐熟土、草炭土、葱地土、坝边土等,做床时,要干整地干做床,使床土平整细碎,土质疏松。做好床后浇透水,不用抹平,以免破坏床土的理化性状。
三、配制营养土使用加收米调酸型水稻育秧剂(配合加收米苗床哈茨木霉能达到更好的效果)和过筛旱田土混拌均匀后即成营养土,有增肥、消毒和调酸、抗病、生根、壮苗等功能。具体使用方法见说明书。如床土肥力低,可增施一部分腐熟的有机肥或化肥。注意未腐熟好的有机肥不能在苗床上施用。
加收米苗床哈茨木霉可以完美防御根系病害(根腐病、立枯病、青枯病),具有不顶盖、促生根、抗低温、增地温、抗盐碱的特性。
四、播种稀播是育壮苗的一个关键措施,播种密度:插5叶以上大苗的一般--克/平方米,插40叶左右中苗的一般克/平方米,如怕苗不够,可增加苗床面积,但不要增大播种密度。播种时间,一般在4月10日至5月初播种,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当年气温及品种确定。
五、管理方法
★1、温度管理:播种至出苗大相内温度为30C,不得超过32C(温度计吊放在距床面5-10厘米,足巨棚门5米的地方,每棚放温度计2-5出苗80%以上揭去地膜。苗齐至1叶1芯,白天棚内温度不高于25C,10叶+1芯至2叶1芯控制在22C左右,2叶1芯以后控制在20%C左右。夜间温度在10C以上时可昼夜通风。总之出苗后只要晴天就要通风。注意:如遇连续阴雨低温天或早晨棚内有雾,必须通风换气。通风的方法:当温度超过规定的温度时,可先在大棚的背风面将棚盖推向棚顶方向,开口大小可根据温度情况而定,先开小口,后开大口,大通风时(两面通风)也先开背风面,然后开迎风面,防止先开迎风面,风进入相内,将棚膜刮走。通风时,裙部不动。
★2、水份管理:出苗前一般不浇水,若)底水没浇足或土壤保水性差,出表土干燥发白,可揭开地膜,补充水份,然后盖好地膜。出苗后发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,利用早晚时间浇水。2叶1芯后以苗叶不打绺为准。浇水原则: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。切忌浇花达水。移栽前3-5天控湿练苗,促进盘根。
插秧前为什么要施“送嫁肥”?应注意哪些事项?
“送嫁肥”又叫“起身肥”,是秧苗临近移栽前的一次施肥,这次施肥的主要目的是使秧苗移栽尼能迅速返青。秧苗的发根力的强弱决定于根原基形成的数目,而根源基的分化又与秧苗体内碳、氨水平有关。“送嫁肥”既能增加根原基数量,促进秧苗光合作用。提高碳素水平,也可I提供发根月需要的足够的能量,促进根细胞快速分裂,加快根的生长。“送嫁肥”一般在移栽前5天左右施用。施“送嫁肥”必须注意施用时间和施用量。如施的过早,在秧田大批新根已发,易造成植伤;起不了送嫁的作用。施脚量也并非越多越好。一般时色不太黄的话每平方米硫酸胺50克即可,生产实践证明,使用送嫁肥比硫酸服效果好。天气没有睛稳也不宜施肥。
水稻液体返青肥的施用
在作物生长期,能明显起到提苗快、促根壮、病害少,防枯防衰的作用,尤其对作物后期的坐果、膨籽效果显著,果型正,色泽好,有效提高了作物的品质,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渐增加。此时,由于温度一般仍较低,土壤中的养分释放得少,又由于基肥是全层施,根系多分布于表层土中,因此,养分供应不足,应及时施用返青肥。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rc/2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