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你在创业,或是从事互联网行业,一定不会错过肖恩·埃利斯的畅销书《增长黑客》,它教你如何“低成本实现爆发式成长”,这确实挺诱人的。不过,如果你认为只要学会这套方法,就能步入捷径,靠“复制”思维轻松地获得用户,那是想得过于简单了。
就拿书中提到的那个重点案例Airbnb来说吧,这家公司在早期,恰恰是做了一些最“笨”的事,才终于迎来发展的转折点,为后来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基础,并开创了共享经济的新模式。
近日,Airbnb在疫情中,逆势重启IPO。本文将带你回顾,它在创业之初,如何通过做“笨”事情挺过一段最艰难的日子,又如何通过下笨功夫完成了最初的冷启动。希望这篇文章带给你一些务实的创业方法论,并让你感受到真正的硅谷创投文化。
以下,enjoy~
“这真是一个最烂的想法。”
给保罗·格拉姆回复了一封措辞礼貌的邮件后,硅谷顶尖投资人弗雷德·威尔森默默地对自己说。
保罗·格拉姆是硅谷创业孵化器YC的联合创始人,在给威尔森的项目推荐邮件中,他建议对方去见见几个年轻人,他们创办了一家提供民宿预订服务的新公司。可威尔森觉得,民宿预订这件事儿根本不靠谱,有谁会愿意睡到陌生人家的床上呢?
然而,老道如威尔森,却万万没有想到,这一次,他错过了一笔好买卖。
格拉姆推荐的这家公司,就是Airbnb。
1.挣扎在破产边缘
不但项目本身不被投资人看好,Airbnb有很多点都颠覆了创投界的固有认知。
比如,人们常常认为,创业得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但Airbnb的创始人,没一个人干过房产中介。
再比如,人们总是觉得,创始人的背景应该各有不同,这样才能互补。但Airbnb的三个创始人,清一色都是设计师出身,而且,没一个人有商科或计算机专业背景。
BrianChesky,NathanBlecharczyk,JoeGebbia
Airbnb的三位联合创始人(从左至右
又比如,人们往往会说,创业一定是源于一个好的想法——改变世界什么的。但Airbnb的创始人,一开始只是想创业,多赚点钱,却根本不知要干嘛。
但,还真是干成了。这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?
年,乔·杰比亚给同学布莱恩·切斯基打了个电话,撺掇他来硅谷创业,但具体做什么,都还没想好。可能也是创业心切吧,切斯基兜里揣着美元,来到了旧金山,这点钱,在当地连租房子都不够。
当时,一场大规模的设计大会正在旧金山举办,酒店预订异常紧张,价格是平时的好几倍。杰比亚突然想到:既然大家都有住宿需求,何不去提供这样的服务呢?
于是,杰比亚和切斯基将住处改造成小旅馆,弄来一些充气床,极其简陋地开始营业了——为参会者提供“充气床+早餐”服务,这也是Airbnb名字的由来:Airbedandbreakfast。
Airbnb的前身-Airbedandbreakfast网猜猜来了几个客户?3个。
客户是少点儿,但总算有了第一笔进账,这就说明这个项目可以去做。此后,他们继续在其他大型会议为参会者提供“充气床+早餐”服务。
在第三次为一场大会提供服务时,客户还是很少,于是他们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请媒体来报道,但记者们压根儿就没觉得这个选题能成立,他们只好联系一些小博客的博主来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rc/727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