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本文来源:视点新闻」
好多妈妈反映,带孩子这么久,每天最头疼的事情就是哄她睡觉。晚上洗漱完毕躺在床上,靠着吼叫才能让她闭上眼睛,可闭上眼睛还不老实,一会说“妈妈我要喝水”,刚躺下没两分钟又说“妈妈我要尿尿”,躺在床上就跟躺在钉板上一样扭动,不管你哄她还是骂她,反正一定要折腾几个小时才肯睡觉,真是被“折磨”得没脾气了。今天,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三个让孩子快速入睡的小诀窍,告别孩子“睡觉难”。
为了对症下药,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睡觉?
一是因为“睡多了”。随着孩子年龄慢慢长大,成长所需的睡眠时间也日益缩短,婴儿期“白天睡的好,晚上睡得更好”的情况,也会变为“白天睡的多,晚上就睡不着”。所以如果白天午休时间太长,大脑得到了充分的休息,晚上就会容易睡不着。
二是因为“玩少了”。现在的小孩几乎人手一个电子产品,抱着手机、ipad就恨不得“不吃不喝”待一天,整天在家待着,运动量少了,没能释放精力,也没能消耗身体能量,到晚上睡觉的时候,自然睡不着。
三是因为家长的生活习惯。平时家长自己也熬夜,给孩子做了不良示范,所以孩子不自觉就会模仿。加上家长没有培养固定的睡前流程,没有养成完善的睡眠仪式,所以孩子不肯睡、晚睡也正常。
四是孩子的心理原因。害怕黑夜、害怕阿飘、分离焦虑期、好奇心、白天让孩子感到兴奋或者恐惧的事情都会让孩子睡不着、睡得晚。
怎样才能克服以上种种困难,让孩子快速入睡,不再熬夜呢?下面我们就用三招解决这个让人头疼的“大问题”。
第一招:建立睡前仪式感
不论是白天睡觉还是晚上睡觉,建立仪式感非常重要,因为仪式感就是一个信号:你要睡觉了。只有前期铺垫才会让孩子默认接受,如果冷不丁地关闭她正在看的动画片,突然让她睡觉,结果可想而知。
睡前仪式感具体怎么做?首先明确睡眠事件。比如每天固定8点上厕所、洗漱,8点半躺在床上,睡前活动,9点整准时关灯,并约定关灯后不允许说话。这一切行为都要明确的、提前告诉孩子,和孩子达成共识以后,再具体执行。建立仪式感是通过生物钟,激发孩子地潜意识,让他明白到点了就要睡觉,关灯了就不能再说话。
培养睡前仪式感小细节:
睡前的讲故事或者其他小互动控制在30分钟之内,活动内容以舒缓安静能够培养感情的内容为主,如:讲故事、看绘本、手指游戏、回忆白天发生的事情等,避免容易引起亢奋的活动。
第二招:使用演技征服孩子
家长永远是孩子模仿的对象,所以想让孩子早睡,就要先给他打个样。父母可以早早到床上躺着关灯睡觉,身体力行地告诉孩子该睡觉了。如果孩子找你闹你,可以“装睡”,等孩子发现没有人陪他玩,太无聊了以后,就会乖乖睡觉了。
演技征服孩子小技巧:
孩子无缘无故地哭闹不要理,假装已经睡熟了。因为他的行为,都是在故意引起你的注意力,如果你去哄他或者陪他,那他就得逞了。如果孩子躺在你身边,别着急开心,等孩子不乱动,呼吸声均匀以后,就可以活动了,以免他也在“装睡”。
第三招:21天养成好习惯
好习惯都是坚持出来的,上面介绍的方法,可能一开始实行起来会有点难,假如遇到调皮的孩子,可能会坐在你头上、扣你脚心,但是只要坚持一半个月到一个月,孩子的生物钟就习惯了,再加上睡觉仪式感的养成,孩子的早睡的好习惯就会养成。
三招制服孩子“睡觉难”,用过的妈妈都说好,你学会了吗?快来试试看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