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间故事木匠做寿材,无意间发现东家丑事,

中科白癜风四大惠民活动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yufang/240412/a1oelip.html

明朝万历年间,宜州城西的芍阳镇有一家叫“木缘坊”的木雕铺子,只有十来平米的铺子,由木匠张忠一人打理,别小看他不过二十出头,可他师承高人,手艺十分高超,一块烂木头在他手里也能化腐朽为神奇,变成精美绝伦的木雕。

起初,当地的人见木匠张忠年轻,认为他本事不大,都不愿请他做木活儿,后来一贫穷书生请张忠做把椅子,收货时惊叹椅子上的雕花栩栩如生,如同椅子开花了一般。很快事情传开了,一传十,十传百,不少当地的人来请张忠做木活儿,无一人不惊叹张忠技艺的高超。

这天傍晚,日落西山,天色渐黑,张忠帮一户人家打造完一张木桌,正准备收工回家时,忽然听到一阵哭声从自己身后传来,隐约那声音边哭边叫喊着自己的名字。

张忠有些诧异的扭过头去,见不远处有一十来岁的男孩正哭着朝自己跑来。见这小孩哭得伤心,张忠连忙便开口问道:“这位小友,不知发生了何事?怎么哭得这般伤心?” 

那小孩闻言伸手抹了把泪说道:“敢问您可是张大师?”张忠拱手说道:“大师可不敢当,我不过是一个小木匠,不知这位小友找我有何事?”

“我家老爷突然病故,夫人吩咐我请一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师傅回去,给我家老爷量身定做一樽寿材,好让老爷安息啊。张大师,事不宜迟,您跟我去老爷那吧!”小男孩急地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。 

张忠闻言,也不敢再耽搁,赶忙叫了个马车,跟着小男孩一同朝着王府赶去。很快,马车在王府门前停下,小男孩交了银钱之后,带着张忠下了马车,随即便率先叩响了院门。大院门一开,仆人见是小男孩带了木匠回来,赶忙转身进去通报了一声。不一会儿,张忠就见屋中有一美艳的妇人一边做着哭泣状,一边扭着身子走了过来。

瞧这妇人身材丰腴,虽然面上伤心,但她那张面容姣好的脸上竟是一颗泪珠都没有,就连那双眸子也没有泛红,倒是清澈的很。张忠不禁皱了皱眉头,却也没有多说什么,随后便听带自己来的那位小男孩开口说道:“夫人,这就是我找来的那位木匠师傅。”

王夫人闻言这才将目光放在张忠身上,只是她却是上下打量了一番张忠,而后对小男孩说道:“我叫你去找一个手艺高超的木匠来,你倒好,随便找来一个毛头小子。老爷的棺椁若是做不好,我唯你是问。”

张忠见王夫人并不认可自己,也不强求,当即便拱手说道:“既然王夫人瞧不上我的手艺,那我就不叨扰了,先告辞了。”

说罢,张忠转身就要离去,可小男孩却是拦着张忠说道:“张师傅您先等等。”随后就听小男孩急出哭声对说道:“夫人,您别看张师傅年轻,但他的手艺可是超越了当年的赵老师傅,如今赵老师傅仙去,这城里城外的,只有张师傅的手艺能配得上给老爷做寿材啊。”

王夫人听了这话,低着头不知道在想着什么,犹豫再三才点头同意,让小男孩领着张忠跟着她进屋。张忠也不是倔强不讲理之人,见此时王夫人给了他台阶下,他也便跟着走了进去。

王老爷的身子就停放在不远处偏院的房间之中,张忠进屋之后,立即闻到屋子里散发着一股扑鼻的恶臭味儿,显然这位王老爷去世已经有些时日了,见到那已经有些发腐的王老爷身子,张忠并不害怕,镇定自若地从背袋里拿出量尺,细致谨慎地为王老爷量起身子来。

起初张忠并不知王老爷是何人,待他用量尺量王老爷脑袋时,瞧见王老爷微微腐烂的脸,心里顿时一惊,这王老爷不是别人,正是多年前他的恩人啊!

十年前,那时候张忠的师傅刚刚仙去,没有了师傅的庇佑,张忠空有一身手艺而无处施展,花光了所有钱财后更是流落街头。就在他走投无路在街边要饭的时,王老爷出现在他面前,带他吃了一顿饭,还给他介绍了一桩木活儿,他张忠能有今天这般境遇,和王老爷当年的帮助脱不了关系。

如今见自己的恩人病故,连答谢恩情的机会都已没有,一时间张忠心里难受得泪流满面。待心情平复些时,张忠决定要为王老爷打造最好的寿材,就在张忠继续为王老爷量身子时,忽然发现王老爷脖颈处好似有一道勒痕,又俯下身仔细瞧了几眼,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错,心里不由疑惑起来,莫非恩人王老爷不是病故的?

张忠正疑惑着,便转头看向一旁的王夫人问道:“夫人,我来时听说王老爷是突然病故的,可我刚刚量身子时却发现王老爷脖颈处有勒痕,莫非这其中另有隐情?”

听到张忠的问话,王夫人的神情有一瞬间惊讶,不过下一瞬便又恢复了先前那般伤心的模样,只听王夫人声音哽咽说道:“是啊,平日里王老爷看着身体很健康,实际上老爷天生患有一种奇怪的疹子,每到春天就会发作,发作起来不仅奇痒无比还会疼痛难忍,这一年多来发作次数更是频繁,连郎中都无法没有办法缓解,老爷夜夜难安,身心痛苦,前不久竟是在我不注意之下自缢了。”

说罢,王夫人上前一步,颤颤巍巍地掀开王老爷的衣袖。张忠顺着望过去,果然见王老爷浑身斑斑点点,没有一处皮肤是好的,甚至还有很多破皮出血的地方,不忍再看下去,转身朝着王夫人拱手说道:“王老爷生前当真是受罪了,夫人请放心,我一定会竭尽全力为老爷打造最好的寿材,让老爷泉下安息。”

王夫人闻言点了点头说“那张师傅你先忙着,我已吩咐下人,有什么需要尽管跟下人说,我就不多叨扰了”随后,王夫人迈步离去,走出门外,突然扭头深深的望了一眼屋中忙前忙后的张忠,好一伙儿才匆匆离去,她脸上的伤心神情立马就消失不见。

接下来的几日,张忠都在这小小的偏院屋中做着寿材,这王家人倒也是大方,一日三餐好吃好喝的伺候着,就连床铺也是新的,做寿材的工具都由下人亲自去买来,张忠心中不由得对王夫人有些感激起来。

这天晚上,张忠正准备做寿材最后的收尾工作,突然间肚子疼痛难忍,慌忙放下手中的锤子,捂着肚子便朝着王家茅房跑去,一阵畅快之后,张忠的肚子才轻松一些。

当他折身返回偏院屋子时,迷迷糊糊路过王夫人的房间,却是诧异的发现房间竟还亮着灯,这已经三更时分,怎么王夫人还没睡?张忠也没多想,这王老爷刚去世不久,兴许是王夫人伤心过度,这才会彻夜难眠吧。

只是他还没走远几步,便听到王夫人房间里有传了一阵阵娇嗔的声音,张忠闻声驻足,随即似是察觉到其中不对劲,赶忙扭身向前几步,戳开窗户纸探头望去之时,看到屋中场景之后,张忠不禁是红了脸。

只见那屋中王夫人正和一陌生男子在做一些不可描述之事。张忠年纪轻轻,还未经过人事,如今见到这般香艳的场景,一时之间有些不知所措,当即转身便要离去。

就在这时,屋里头的王夫人忽然停了声音,继而低声开口说道:“刘哥,我忽然想到一件事儿,今天那木匠给老爷量身的时候,看到他脖颈处的勒痕了,我告诉他说那是因为老爷患了一种奇怪的疹子,难受至极,自缢身亡的,你说我这般的回答,他会相信吗,若是他有怀疑,将你我二人带到官府去,那可咋办?”

王夫人话音未落,便被那男子打断道:“你要是害怕他说出去,这好办,我让他一辈子开不了口,到时候还能有谁告发我们。”王夫人心里一喜,幽幽说道:“刘哥,还是你想的周到。”

屋中二人说笑着,屋外听墙根的张忠却是被二人一番谈话吓得够呛,一时间没站稳跌倒在地,“彭”的一下落地声,在这寂静的深夜让人听的是清清楚楚。

也就在这一瞬间,王夫人房间里的烛火灭了,随即便传来一阵走路的声音,张忠心中一惊,赶忙转身躲到了拐角处,就在他刚迈进拐角处时,王夫人的房间门便被人推了开来。

尽管张忠小心谨慎的回到偏院小屋子,可还是引起了王夫人的怀疑。回到屋内,张忠望着眼前即将完工的寿材,想起方才自己听到的那些话,一时间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。

原来与王夫人苟且之人不是别人,正是王家多年以来的管家刘不平。

这刘不平和王老爷原是同乡,早年间刘不平到宜州打拼,好不容易生意做起来,奈何刘不平得罪了当地的县令,处处受到排挤,好在遇到王老爷,念在同乡份上便收留了他做自家的管家,一开始刘不平对他还毕恭毕敬的,时间长了,刘不平就渐渐对王老爷产生了嫉妒之心,加之王老爷还娶了王夫人这位貌美如花的妻子,刘不平的内心更是不平衡。

为此,刘不平便时常趁着王老爷不在的时候,百般像王夫人献殷勤,一来二去,王夫人见刘不平模样比赵老爷俊俏多了,又比王老爷会疼人,便有了出墙之心。

想到留在这怕是小命不保,张忠慌忙将寿材的收尾工作做好,装好自己随身携带之物,趁着天还未亮连夜离开。

可就在这个时候,屋外忽然刮起一阵大风,明明是五六月的天气,却让周才忍不住打了个寒战。与此同时周才上下眼皮也打起架来,顿时一股困意席卷而来,脚下一踉跄,席地而睡起来。

睡梦之中,张忠来到了一座山上,四周云雾缭绕,分不着南北,就在他不知所措之时,忽然听到叹息之声从不身后传来,他慌忙转过头,只见王老爷正站在自己身后不停叹气。

见到是张忠,那王老爷赶忙走上前拱手说道:“张师傅,我知晓你是发现了我夫人和刘管家那见不得人的丑事,我也明白你并不想管这闲事儿,可是我实在是冤啊,生前我本想将二人告到官府中去,却没想到我却被他们二人先一步所害,王某别无他求,只希望张小师傅能够完成我的心愿,只要张小师傅答应我,我这家财产都愿意给你。”

张忠闻言低头思索了好一会儿,这才摆摆手说道:“王老爷,您对我有救命之恩,更是有着知遇之恩,当年若是没有您的慷慨相助,我也不会有今天的好境遇,所以您的家财我一分都不能要,我也十分乐意帮您这个忙,只是官府办案讲究一个证据,官老爷也不会相信的。”

王老爷闻言却是说道:“我知晓张师傅你的本事,只要是你想办的事情,就没有办不成的,我相信你。”说罢,王老爷化作一道白光消失在张忠眼前。

张忠醒来时,阳光已是洒在脸上,回想起想起昨夜王老爷梦中所托之事,张忠不禁一阵发愁。就在张忠出神时,房门便被人敲响了,随即一阵“吱呀”开门的声音传来。

张忠下意识地扭过头去,就见进来的不是别人,正是王夫人!只见王夫人轻笑着走来问道:“不知张师傅昨晚睡得可好?”

张忠心知王夫人这是在试探他,便赶忙说道:“这些天没日没夜的打造寿材,昨夜眼见快完成了,实在是熬不住早早就睡了,这不刚好这寿材已经完成,我就不再叨扰了。”

说完,张忠便朝着王夫人拱了拱手,背上背袋便要离开。可王夫人却没有放张忠离开的意思,侧身便将张忠拦了下来说道:“张师傅这几日辛苦了,我特地叫厨子准备了丰盛的早餐,想要好好犒劳一下张师傅。”

说罢,就见王夫人拍了拍手,一道道丰盛的菜便被端进屋,没一会儿的功夫张忠眼前便摆满了饭菜,而王夫人却是勾唇一笑说道:“张师傅好好享用,食过饭后,你就可以回家了。”

王夫人说完话,扭身出了门,前脚刚出门,便反手将屋门锁了起来。张忠望着眼前的菜,敢吃才怪,是自己昨晚大意了,让王夫人有所察觉,如今要除掉自己。

张忠一时间心急如焚,在屋子里转来转去,想着如何逃出去保住小命,帮王老爷完成最后的心愿。

想着想着,张忠看着屋内剩下的一些木料,忽然灵光一闪,想起很多年前师傅传给他的一门鲁班之术,当时只觉得神奇,后来苦于生计一直做木活儿,这门鲁班之术却是一次也没用过。

张忠当即也不敢再耽搁,快速的将木料捡起,快速雕刻出来一个与他模样相似的小木人后,口中念念有词,片刻之中,手中小木人忽然金光一闪,再一看,那木人已然变得和张忠一模一样。

当王夫人再开门进去的时候,就看到张忠口吐鲜血倒地而亡,却不知真正的张忠早就逃之夭夭了。

张忠逃出王府后,不敢回家,一路跑来到官府,将自己昨日在王府的所见所闻以及王老爷被害一事,一五一十的告诉了知府大人。

知府大人闻言不禁大怒说道:“王老爷为人心善,生前城里做了不少善事,那二人竟敢为一己私欲,谋害王老爷,当真是罪不可赦!”

突然间,知府大人似是想到了什么,叹了口气说道:“只是这事儿口说无凭,无凭无据的,如何让人信服,而且我们官府也不好办案啊。”

张忠却是十分自信地说道:“知府大人请放心,小民自有办法,今日小民前来只是向大人说明此事,让大人有个心理准备,几日之后,那二人定会主动前来投案自首。”

张忠说的信誓旦旦,知府大人将信将疑,心想看你怎么收场。令知府大人没想到的是,七日之后的一天清晨,府衙上忽然来了两位披头散发疯疯癫癫的人。

一问之下,这二人不是别人,正是王夫人和刘不平,二人见到知府大人,赶忙毕恭毕敬地跪倒在地,痛哭流涕地交代了自己的恶行,不仅如此,还将人证物证一一都摆在了知府面前,恳求着知府大人从轻发落。

知府心中很是不解,但此时人证物证俱在,只好先将这二人收押起来,随后叫人将张忠召来,一问之下才知缘由。

原来在王老爷下葬的那天,本是艳阳高照却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,泥泞的山路并不好走,王夫人和刘不平派人抬着棺走在前头,两人则走在后头,行至半路,忽然听到抬棺人惊呼一声,随即便听抬棺人大喊道:“不好了夫人!寿材破了,王老爷他...掉出来了!”

王夫人和刘不平二人听后匆匆走上前,只见寿材底下不知何时裂开个大洞,而王老爷的身子掉落在地,一双圆铮铮的眸子就这样死死地盯着二人。王夫人和刘不平见状心中一惊,慌忙也顾不得那寿材了,赶忙又叫人将赵老爷用草席子裹起来草草葬下后,两人便匆匆回家。

当天晚上,回想起白天发生的事情,二人心有余悸,王夫人扭头看向身旁的刘不平,不禁开口说道:“刘哥,下葬前老爷的眼睛明明是闭上了,可送葬时他怎么又睁开了...该不会是...他...”

刘不平心中虽然也害怕,仍旧强装镇定说道:“别怕,咱们两个大活人,还怕他一个已故之人不成,明日我便去请个厉害的老师傅回来,看看咱们宅子,若是有问题,咱们搬出去住便是。”

听到刘不平这么说,王夫人当即便安了心,二人吹灭蜡烛,做起了不可描述之事。可就在二人缠绵悱恻之际,屋外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,吹得窗户砰砰作响,王夫人停了动作,下意识朝屋外看去,这不看还好,一看吓得王夫人“哇呀”一声大叫,圈起被子缩在床脚。

刘不平被王夫人叫声吓了一跳,顺着王夫人的目光望去,瞧见窗外忽有一道黑影闪过,不由得心中一惊,又见王夫人害怕的模样,当即壮着胆子打开门,想要看看门外站着的究竟是何人作祟。

哪知他一开门,房门顶便倒垂下来一人瞪着眼盯着着他,刘不平定睛一看,那人不是别人,正是已故的王老爷!王老爷嘴巴一张一合说道:“我冤啊,被你们二人害死不说,还让我睡在那么冰冷的地方,我不会放过你们二人,你们还我命来!”

刘不平见状,再也绷不住,“哇呀”一声大叫,吓得他是屁滚尿流,合上门躲到床底下瑟瑟发抖。这样的事儿,连续发生了足足有三四天的时间,让王夫人和刘不平二人夜夜受惊,直到第五天,二人再也受不了惊吓,赶忙便来到官府中投案自首了。

说到这,张忠笑道:“我不过是偷偷拔了寿材钉,又在他们二人夜里苟且时,假扮王老爷前去讨要说法,他们就吓成了这个样子,按理来说,我和王老爷并不相像,可他们二人心中有鬼,自然是怕鬼敲门啊。”

了解到事情原委后,知府大人当即判王夫人和刘不平二人死刑,秋后问斩,而张忠又给王老爷重新量身定做了一樽寿材,好生给王老爷办了身后事,这才离去。

有一天夜里,张忠再次梦见王老爷,王老爷道谢说道:“感谢张师傅替我了却心愿,我也不会食言,将我全部家财都交由给你,希望你能好好守着这个家,好好行善积德。”

此后,张忠继承了王老爷全部的家财,一夜之间从一个小木匠,摇身一变成了富人家,但周才并没有因此而得意,反而一直做着木匠,同时也不负赵老爷所望,一直发善心做好事。善恶自有报应,行善积德,帮助他人亦是帮助自己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ys/7214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