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 http://www.xxzywj.com/m/
以往,教育部门每次发布新政策,总是引来各种不同的声音和家长们的讨论。不过像“上网课”这样,引来家长们的一致反对,甚至引起网络上段子手集体狂欢,还误伤了“钉钉小朋友“的情况,这倒真是第一次。
面对家长们的联合吐槽,另有几个省的教育部门发声:准备恢复上课后,将双休变单休,再占用一些暑假的时间,来补上这学期损失的课时。可是家长们依旧不领情:夏天那么热孩子们挤在一个教室里怎么上课……
左也不是,右也不行,家长们好像集体进入青春期,无论你提出怎样的建议,他们都不满意,一言不合就矫情,总说要被“逼疯了”。
没错,上网课容易注意力不集中、暑假上课又太热、太辛苦,但这都是为了抗击疫情所做的权宜之计。为了今年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全国上下每个人都在作出自己的牺牲,为什么孩子们就不行?跟那些父母去前线,只有一个孩子留在家里的家庭比,我们真实太幸福了。
其实,在这一场病毒带来的混乱中,如果家长们能够试着换位思考,就会在危机和混乱中发现机会。
与孩子“共情”的机会
这两天一位陪孩子上课的父亲刷屏了,他一会儿拿起手机、一会儿看看pad,几近崩溃的跟孩子抱怨:“你别写作业了!明天我就把你老师统统拉黑,你知道我连晚上做梦的时候,都梦到你老师站在我床头,一圈都来问我要作业,连体育老师都来了!”
看过后哈哈大笑,因为这位爸爸的“焦头烂额”戳中了无数第一次陪孩子上网课的父母。但是,这样的抱怨给孩子传递了哪些信息呢?
老师们很烦、上网课很烦:这能让孩子上网课时注意力更集中吗?当觉得学习麻烦的时候,爸爸表现烦躁、并不停地抱怨:这也会成为孩子未来遇到困难时的行为模式;爸爸烦躁是因为我的作业,我一定做错了什么:愧疚感会让孩子更无助和不知所措;事实上,这位父亲正在错过难得的“共情”机会,如果能够换位思考,他就能从完全不同的角度看待这样的情况。
这位爸爸梦里“一圈都来问我要作业“,让他觉得崩溃。但您是否想到,这正是孩子们的日常?
也就是说,让家长们忍不住上网抱怨老师、抱怨网络、抱怨教育部门的“签到”、“打卡”、“交作业”,其实不过是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罢了。
哪个孩子不是随时面对好几科的老师,好几科的作业?每科老师“围成一圈”还要再加上两位家长,一起指着自己要作业,这不正是孩子们的学习生活?
如果这一两天的网课已经让您觉得焦头烂额、抱怨不已,那么孩子们经年累月的交作业,是否能够允许他们有时候烦躁、抱怨,是否能够理解他们在家长问作业的时候心情不佳?
下一次,在孩子因为作业、学习而烦躁的时候,是否更容易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不容易,说一声:“确实挺难,有什么可以帮你?”
然后,您会发现,孩子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难以沟通,亲子关系也能拉近不少。
理解老师的机会
在网上看到这个图片,觉得写得很好。
在网课中,我们看到那些平时认真学习的孩子依旧认真,平时不听讲、不遵守纪律、不写作业的孩子,也依然如此。只不过原来孩子们是老师管着,现在他们在家里,将真实的情况暴露在家长面前。
如果您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听招呼,自己管到崩溃,那么想想他们在学校也是如此,只不过崩溃的是老师而已。您就可以理解,为什么有时候老师会气急败坏地把“默写不过关”、“作业不过关”的名字公布在群里。
那么下一次,再跟老师沟通的时候,是否应该多一些理解,少一些苛责?
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,一位护士在高强度工作了五天,疲惫不堪时,打电话,拒绝再进来新的病人。虽然她的“态度恶劣”,网友们却纷纷留言表示理解,并请领导们不要苛责,医生护士不容易。
如果我们对医护人员能有这样的同情和理解,是否同样应该放一些同理心给身边的孩子和老师?
当您有了这样的同情和理解,也许您就能够用新的眼光看待网课:网课是支援疫情的临时解决方案,总比让孩子在家放鸭子的强;老师正在尽其所能,我们的所有签到,他们都要综合上报;孩子上网课稍有走神是人之常情,多提醒几次就好。
毕竟,当全国人民都在尽自己的力量抗击疫情,家长和孩子又为何不能牺牲一点点利益?
我是枫糖妈妈,多平台育儿领域优质原创作者,多平台签约作者。专注于男孩养育中的心理成长、教育心理,帮助您不打不骂、不生气,提升孩子的责任感、自制力和学习成绩。
(图片来自网络,若侵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