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顾女子被拐35年,每晚枕刀入睡,因女儿

看白癜风的医院哪家好 https://jbk.39.net/yiyuanzaixian/bjzkbdfyy/

“我的妈妈,是一个怪人。”自打李新梅有记忆起,她就老这么想。

首先,妈妈没有名字。不论是爸爸,还是其他人,总是“喂”“哎”这样叫她,有时候甚至什么都不叫,只拍拍她的肩膀,就算是打招呼了。

李新梅偷偷翻看过妈妈的身份证,上面写的名字叫“李玉荣”,但这好像并不是妈妈的真实姓名,爸爸李伟说,这是他随便编的。

除了叫不出名字外,妈妈的长相也很奇怪,两条眉骨高高耸立,眼窝又深深陷下去,怎么看都不像是河南本地人的长相。村里常有人说,李新梅的妈妈是外国人,说的话也没有人听得懂。

但这些也都罢了,最让李新梅感到费解的,还是妈妈的一项怪癖——她总是要在枕头下枕一把刀入睡。

李新梅有次忍不住问了爸爸才知道,妈妈原来是被人贩子拐卖到这个村里来的,所以妈妈才会有那么多古怪的行为。

李新梅妈妈

长大后,李新梅一直试着在网上帮妈妈寻找亲人,但十几年来始终一无所获。

直到年,一次她在刷短视频时,偶然听到里面的人说着和妈妈相似的方言,她又燃起一丝希望。顺着这条线索一路搜寻下去,没过几天,竟意外帮妈妈找到了她心心念念了35年的家。

至此,李新梅也终于得知了妈妈的真实姓名,以及她夜夜枕刀入睡的痛心原因。

1

李新梅记忆里的妈妈非常安静,几乎像个哑巴。她好像从不主动开口说话,在家也只是沉默着看电视。

就连和村子里的妇女们一起做农活时,她也总是笑着听别人说话,但她压根听不懂。常常有人当面嘲笑她,她还以为是在讲什么笑话,咧开嘴跟着大伙一起笑,完全不知道此时的自己又成了人家眼里的笑话。

有时候,有人难得露出认真的神态盯着她看,她又会突然说出一堆谁也听不懂的方言,好像是在拼命跟对方解释什么。但每次这种时候,爸爸李伟就会拉着她回家,让她不要再说了。

小时候李新梅对此还全然不懂,直到上了小学,她才意识到,爸爸之所以那么做,大概也是嫌妈妈在外面丢脸了。

有一次,妈妈送李新梅去学校,她亲耳听到有同学在背后议论:“看,李新梅的妈妈好丑。”“那么矮,还没有眉毛。”这些话像一根根尖锐的刺,扎在她心里,那之后她再也不肯和妈妈走在一起了。

妈妈可能也知道女儿不愿意让她去学校接她,于是总在村东头的坡上等她放学,但李新梅和同学走在一起,远远看到妈妈,总是扭头一个人先跑回家去。

就连妈妈亲手缝制的好看的书包和鞋子,李新梅也不喜欢。上面绣着过于精致的图案,和班上同学们用的都不一样,她不想拥有这种不同,就像拥有一个与别不同的妈妈一样。

这只会让她觉得自卑,觉得自己也成了人群中的异类。于是,一听到有同学喜欢这个书包,她二话不说就把书包送给了同学。

但即便如此,李新梅的童年,依旧和妈妈的“污名”分不开,她常常被人叫做疯子、哑巴的女儿。

童年时期的李新梅,不止一次委屈地想:为什么我就不能有一个正常的妈妈?和别人一样说着正常的话?做正常的事?

李新梅一家

女儿的明显疏远,以及背过一次就再也不见的书包,这一切妈妈都默默看在眼里,但她什么都没说,只是一如既往地沉默着,埋首于家里的各种活儿。

渐渐地,李新梅也发现妈妈变得不爱出门,话更少了,她开始觉得妈妈有点可怜。

上了高年级,李新梅听说别的同学都有“姥姥”,自己也总被其他人问“你去过姥姥家吗?”“你见过你姥姥没?”她开始无比渴望自己也能有个姥姥,不管她是外国人还是少数民族的,至少确定了妈妈有个家,她也就不会是个异类了。

为此,她特地问过妈妈:你的家在哪里?但妈妈嘴里说出来的,依旧是她怎么都听不懂的方言,李新梅感到既伤心又泄气。

后来妈妈终于学会说一点汉话,她告诉李新梅:我们回家吧,家里可漂亮了。

结合妈妈支离破碎的语言,和她比划的手势,李新梅勉强听懂了,妈妈在说,“我老家附近有条很大的瀑布,我常常经过,家门口种着肥硕的芭蕉树,还有一棵高大的板栗树,成熟的时候,父亲会把板栗打下来,拿去集市上卖钱。”

更多的时候,妈妈会独自一人坐在家门口,呆呆地望着远方,一边流泪一边呢喃:“想家,想回家,不知道家里的父母还在不在……”

看着这样的妈妈,李新梅觉得心脏好像被人揪起来那样的疼,她在心里暗暗发誓:我一定要帮妈妈找到她的家。

2

李新梅先去问了爸爸,有关妈妈的家乡一事。但爸爸告诉她,他也不知道,妈妈是被人贩子拐卖来的。

年的冬天,妈妈被人贩子从重庆火车站卖到爸爸所在的河南辉县早生村。当时的她,浑身上下就穿着一件薄薄的衣服,冷得浑身发抖,耳朵上还凝着未干的血。哆嗦起来,嘴里的牙也豁着冷风,那些缺失的牙齿,应该是在路上被人贩子打落的。

李新梅的大姑看到她实在可怜,便花了块钱,从人贩子手上买下她。刚好那时候,李新梅的爸爸正在闹离婚,大姑便把勤劳、沉默的妈妈介绍给他当媳妇。

但李伟却不同意,他觉得这个女人又黑又矮,长得也不好看,听力又差,又无法沟通。后来,大姑硬是让妈妈在她家住了大半年,李伟又实在拗不过家里人,才同意了这门婚事。

李新梅为此特地询问了大姑本人,大姑证实了爸爸说的话全都是真的,还叮嘱李新梅:“你妈是个可怜人,你要对她好一点。”

李新梅

知晓了妈妈可怜的身世,李新梅又想起自己先前的无知,不禁悔恨交织。自那以后,她不用任何人说,自己就主动包揽了一些家务活。

一天,她在给妈妈收拾床铺时,竟意外发现妈妈枕头底下竟然藏着一把刀。刀是横放着的,刀柄向外,刀柄向内。

初次发现,她不敢声张。之后又悄悄给妈妈收拾过几次床铺,每次都发现有刀放在哪里,只是有时是水果刀,有时又是剪刀。

有几次,李新梅偷偷把妈妈枕头下的刀藏了起来。但隔几天再看,枕头下又塞了其他的刀。

李新梅猜不出这个举动的缘由,但模糊感觉,这把刀应该源于妈妈内心的恐惧,她想要保护自己。

为此,李新梅私底下偷偷观察了父母之间的关系良久,却并没有发现爸爸有打骂妈妈的行为。他们俩几乎从不吵架,就连说话都很少,更多的时候,两人只是结伴一起去干活。

而且,也不知道是不是出于补偿的心理,爸爸每年过年都会主动给妈妈买新衣服穿,却舍不得给自己买上一件。

不仅如此,家里的钱也都归妈妈管。有一年,家里进了小偷,把妈妈藏在枕头下的块给都给偷走了,一家人就这样失去整年的收入。

妈妈急得满屋打转,把屋里屋外都翻了个遍,却也无济于事,反而是爸爸在旁边宽慰她:“没了也没办法,打你一顿也回不来。”接下来的一整年,家里穷得连做菜都不敢放盐。

李新梅觉得,妈妈虽然是被拐卖来的,但她好像对爸爸并没有那种常人以为的恨,在他们的相处中,更多的只是那种夫妻间常见的埋怨。她埋怨丈夫不让她回家,埋怨丈夫总是喝酒。

埋怨之外,妈妈曾试着跑过两次。第一次是刚被拐来没多久,她仅仅带着自己来时穿着的薄薄衣衫和做的两双小鞋子就跑了,但不到2小时又被亲戚找了回来。

第二次是拐到早生村的第九年,她带着4岁的李新梅和2岁的小女儿,想要坐车回自己家,她告诉孩子们:“我们去家看姥姥。”可在车站时,还是被邻居看到她们,最终又给带了回来。

在李新梅看来,妈妈的体内好像总有一股劲,那股劲让她不顾一切地想要回家去,然而自己家在哪里,到底该如何回去,她其实并不知道该怎么办。

再后来,妈妈就再也没有跑过,她彻底安静下来,过着平淡又普通的日子,但“回家”这些字眼还是频繁地挂在嘴边。

初中时,李新梅刚学会上网,就试着在网上找了找线索,但基本没啥方向。到了高中,她开始试着加一些QQ群、在百度贴吧、知乎上找线索,她在里面细致描述了妈妈的语言、服饰、外貌等等,收到的回复却基本都是无效信息。

因为妈妈是从重庆拐过来的,李新梅就一直把寻找的方向锁定在川渝地方,但几年过去,仍是一点线索都没有。到了年,李新梅就渐渐停止了发帖,她开始觉得,这件事或许根本没有希望。

年,李新梅的爸爸李伟因食道癌去世,遗体抬回家时,妈妈先是怎么都不肯相信,但看着眼前的人怎么都推不醒了,她又开始号啕大哭。李新梅原本以为,妈妈这一生都不会为了爸爸哭泣。

可就在办完丧事的隔天,妈妈又告诉李新梅:“你爸死了,我也准备走了,我也回家了,你们(姐妹)俩在这儿吧。”

话虽如此,妈妈却根本无处可去,她只能孤零零地一个人呆在家,以飞快的速度老了下去。从前,妈妈身边好歹有爸爸作伴,现在她一个人,又找不到自己的家,越发显得孤单、可怜。

这种情况在李新梅生下孩子后,稍微好转了一点。因为帮忙带外孙,妈妈脸上恢复了一点笑容,常常在哄孩子时,还会不自觉地唱起家乡的歌曲,尽管一句都听不懂,但李新梅却觉得那歌声格外的清亮、动听。

与此同时,李新梅再度燃起帮妈妈寻亲的希望,她担心妈妈年纪越来越大,假如日后生病,又该如何沟通?也怕寻亲无果成为妈妈一生的遗憾。所以即便知道希望渺茫,李新梅还是时时留意着外界的讯息。

3

奇迹发生在年9月的一天。

那天李新梅闲来无事正在看短视频,偶然刷到一条教人方言的教学视频。视频里的那个人,说着和妈妈差不多的语言,他们都把吃饭叫做“更号”,喝酒叫做“更涝”。

李新梅立马发私信,并加上了这位名叫“峰萧萧”的博主的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ys/9388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