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祖宗用经验告诉我们,贪便宜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,因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,这个简单的道理似乎人人都清楚。
然而,在现实生活中,每当遇到小便宜的时候,很多人心里却又都想放纵的贪一下,毕竟贪小便宜是人的本性,不劳而获的东西是来得十分轻松的。所以,在面对“免费的午餐”时,很多人总觉得自己的运气好,存在侥幸的心理,结果等到“因小失大”的时候后悔已经晚矣。
有史以来,很多骗子就是利用人爱贪便宜的心理设计骗局,来达到骗人目的。最近一段时间,农村地区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新型的骗局,骗子们巧妙的打造了一个为期七天的“信任付费骗局”,不少农村老人因为贪小便宜而上当受骗,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?
接下来,笔者给大家具体揭露一下骗子们行骗的手段,有老人在农村居住的家庭,一定要提醒他们,注意别上当受骗!
第一天:骗子开始铺垫。
骗子第一天进村的时候,往往是以“跑江湖的贩子”形象出现在村民的面前。他们会通过发一些小礼品,比如一些小包装的洗衣粉、小品牌的牙膏、小瓶的洗洁精等礼物,吸引村民来排队领取,放完一定数量的礼品后,骗子会告知第二天还有更多礼物,让村民叫上更多人来领免费礼品。
第二天:骗子开始布局。
等到第二天的时候,骗子们说到做到,他们会拿出质量更好一些的礼品来发放,比如一些专门治跌打扭伤、腰痛的药膏,以及一些,专门讨老年人的欢心。但这次,骗子会告诉大家明天的礼品会更值钱,并且数量有限,先到先得。
第三天:骗子们继续获取村民信任。
第三天时,骗子们开始会发放一些更值钱的礼物,比如一些小型的电饭锅,还有一些不知品牌卖的一些保健品,总之就是不断给老人洗脑。发放一定量的礼物后,骗子会告知村民,明天还会有礼物相送,并发放一些所谓的“礼品兑换券”,称因为礼品数量有限,拿到兑换券的人才能领取礼物。
第四天:增强信任。
第四天骗子们依旧会兑现前一天的承诺,他们会要求领礼品的村民拿着兑换券来领,与此同时更加卖力宣传他们的保健品,并讲一些神乎其神的故事,让老人们信以为真。
在宣传结束后,骗子们开始发放礼品,并声称明天有更好的礼物,比如一些有“保健功能”的床垫,或者说是有助于睡眠的“记忆枕”等等。但这次骗子们会向村民洗脑,索要领礼品的诚意金(第二天如数奉还),这时部分老人会选择信任他们,给或者定金,骗子会开出收据。
第五天:遵守承诺。
除了继续宣传保健品外,骗子们会让那些已经缴费的人拿着收据过来领取承诺的礼品,并且押金也会如数奉还。这时候,拿到便宜的村民就会非常开心,并且会告诉身边的村民。
而骗子趁这个机会继续宣传,称明天还有最后一次厂家回馈活动,不过这次要缴纳的“意向金”会更高一些,看看大家有没有诚意,每人收取甚至更高的押金。
第六天:行骗开始。
骗子们开始在村里卖前些天铺垫的保健品,烘托气氛,并解释称昨天交意向金的村民太多,礼品要用大车才能运过来,所以要等一天时间才能到。
这时候,有部分村民会购买所谓的保健品,骗子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。
第七天:骗子收网。
第七天,在村民苦苦等待的时候,骗子们早已经拿着村民的“意向金”一走了之,部分村民因为等不到礼品而着急,但或许有一部分人还会替骗子们找借口安慰自己。殊不知,骗子们早就拿着钱跑路了,他们不会再回来。
至此,一场精心策划的骗局完成,被骗的村民后悔也没用了。
结语:贪小便宜容易吃大亏,这一点大家一定要时刻放在心里。除此之外,我们建议村民在碰到外来的宣传车辆时,一定要谨慎,发现苗头不对就应该立即报警处理,避免村民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