久病床前无孝子,一曲难唱母担忧,孝顺

孝是一切德行的根本。也是每一个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基础,生、老、病、死,是每一个人都绕不过的,人们因为新生命的降生而高兴,也为年迈亲人的离去而悲伤。何为孝子,在父母健康时多多关心与陪伴,在父母生病时用心调理,不离不弃。对于现代而言,能经常陪伴父母的已不多矣,在父母生病之时,能全身心陪伴的就更少了,久病床前无孝子,一曲难唱“母担忧”,孝顺如何做才算好?

随着年龄的增长,父母的身体不如壮年,生病是每个人都无法预料的,尤其是影响行动的慢性疾病,让生病的亲人备受折磨,也会让远在漂泊的子女做出自己“难以决断”的选择。

父母久病在床,可是只能我一个人面对,有时候感觉力不从心

不同以前每家都有许多的孩子,父母生病,可以大家共同照顾,独生子女,又将如何去应对,父母生病首先要考虑,父母心态的转变,从自由活动到长期的卧床不起,虽是常年积累,却是一瞬间发生的事情,内心所遭受的打击不言而喻,我们需要耐心的开导与陪伴,让亲人慢慢的接受现实,这需要一段时间,一切都会因此而改变,改变的不仅是亲人的生活,还有我们的生活,“大家”和“小家”需要做一个取舍,未来亲人病情完全都由“我”起决定的作用,“一个人,一瞬间”要扛起这一切,这一次父母真的需要我们,我们要面对“小家庭”的悲观猜想,要暂缓自身的事业发展,这一切都需要“我”一个人面对抉择,崩溃总是难免的,最痛苦莫过于往返于“大家”和“小家”之间的力不从心。

父母久病在床,不仅需要陪伴,长时间的陪伴情绪难免会波动

父母躺在床上,对生命的渴望,对过去健康的怀念总是不停地轮播,父母的心情也会时好时坏,寻短见的想法也会经常出现。长期的照料,会使我们的心情越来越糟,或许不是不孝顺,是现实需要面对的事情总是“如临大敌”,夫妻生活的矛盾,由于独生子女的缘故,从小接受的都是独一的爱,所以在博爱的情感里似乎有所欠缺,不能完全的包容,包容是暂时的,长期的包容真的很难。矛盾也会逐步地产生,现今不同以往,“一个好汉,三个帮的思想”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,真有事了,还得靠自己。

大多数的同龄人,都是上有老下有小,社会压力同样巨大,各顾各地,似乎在潜意识里已经共鸣,自扫门前雪,不管他人瓦上霜。孩子的成长,也需要自己,但是自己没有“三头六臂”,烦躁的心情若是不断地积聚,难免会在父母面前表现出负面的情绪,久而久之,久病床前无孝子,父母生病的心本就经不起“折磨”,只会心情越来越糟,看着父母的心情不好,自己的神经也会越绷越紧,这种折磨,看不到希望,总叫人希望解脱,慢慢的也就承认了自己的“不孝顺”

父母久病在床,也是对物质基础的考验,有时候真的很难平衡

父母久病在床不仅需要照料,还需要资金上的保障,谁都希望自己的亲人,病情能够好转,能够正常的生活,只要有一线“希望”都会付出努力的,可是治疗,不是“希望”能够解决的,需要资金的保障。在当今的时代,没有资金的保障,想要良好的医疗资源简直是天方夜谭。朋友曾经谈论过自己的双亲曾经卧病在床,为了能够照顾好自己的亲人,在康复中心治疗一个月一个人的治疗费用一万多,朋友只能拼命地工作,为了自己的双亲,为了自己的家人,他停不下来。每天下班后还要去看看父母,时间长了心情真的会变坏,慢慢失去了以往的耐心,烦躁的情绪总会不可避免。

在梦里他总会梦到父母恢复了健康,能够正常的生活,可是睡醒了一切如昨,对于他来说真的是一种折磨。这种日子对于他来说,是漫长没有边际的,治疗的费用还不敢间断,希望就在这坚持的治疗里,放弃了也许真的就没有希望,虽然有时候会对自己的不冷静表现感到后悔,但是时间长了这一切也都麻木了,在外人的眼里看来是“不孝顺的”但是在朋友的心里只有自己懂得这其中的滋味。

父母久病在床,长期照顾父母,不断地调整心态才会保持孝顺

娘生儿连心肉,儿行千里母担忧。曾经几许我们是父母的“负担”,我们长大了,父母久病在床,作为儿女,照顾父母义不容辞,我们也渴望理解与支持,生活难免有想不开的时候,忍不住的情绪,争取在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发泄,人的情感不仅需要发泄,也需要宽慰,我们心里的故事也需要懂的人听,久病床前无孝子,一曲难唱母担忧,孝顺是一种状态,是我们不断调整的情感,也许我们会浮躁,会崩溃,无论怎么样,儿想娘身难叩首,娘想儿来泪双流,珍惜有父母的日子,这是我们最美的财富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zn/9286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