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梦一件满床笏的缂丝围屏,揭开了贾

湖北治疗白癜风医院 http://m.39.net/news/a_5341557.html

“满床笏”,本来是一个有着美好寓意的典故。讲的是唐朝的一代名将,立下了赫赫战功的汾阳王郭子仪,六十大寿之际,七子八婿都来给他拜寿,因为这些人都在朝廷担任高官要职,手里都拿着笏板,拜寿之时,笏板放在床上,床都被放满了。

然而,这个故事在《红楼梦》中,却被作者数次拿出来,用于暗示贾府的富贵不能长久,衰败即将降临。

在《红楼梦》中,“满床笏”一共出现过三次。第一次是在第一回,当落魄的甄士隐,遇到了“疯癫落脱,麻屐鹑衣”的跛足道人,听他疯疯癫癫的念着《好了歌》时,立刻就将《好了歌》注解了出来,“陋室空堂,当年笏满床……”——曾经的贾府“笏满床”,后来的贾府,成了“陋室空堂”。

第二次是在第二十九回。由贵妃出钱,贾母亲自拈香的清虚观打醮,轰轰烈烈,热闹非凡,黑压压的车子,站满了整整一条宁荣街。

然而,欢欢喜喜来的清虚观的贾母,听完孙子贾珍,汇报的神前拈的三处戏时,脸上的神色立刻就变了。第一出是《白蛇记》,第二出正是《满床笏》,第三出是《南柯梦》。

贾府所谓的“满床笏”,也终究不过是南柯一梦。

第三次是在七十一回。贾母的八旬之庆,“自七月上旬,送寿礼者,便络绎不绝”。有皇帝钦赐的金玉如意一柄,彩缎四端,金玉环四个,帑银五百两;有贵妃贾元春送来的金寿星一尊,沉香拐一只,迦南珠一串,福寿香一盒,金锭一对,银锭四对……其他诸如亲王、驸马以及大小文武官员之家,各各都有寿礼送来。

这日贾母闲了,叫了王熙凤来问:“前儿这些人家送礼来的,共有几家有围屏?”一本账都在肚子里装着的王熙凤,张口就答:“共有十六家围屏,十二架大的,四架小的炕屏,内中只有江南甄家,一架大屏,十二扇大红缎子缂丝‘满床笏’,一面是泥金‘百寿图’的,是头等的……”

“满床笏”再一次出现。随着这架“满床笏”的缂丝围屏的出现,贾府正式揭开了衰败的序幕。

七十二回,贾母的生日圆满结束。但管家的贾琏,开始因为家中没钱,找到了鸳鸯,要把“老太太查不着的金银两样家伙,偷着运出一箱子来,暂押千数两银子”;然后是王熙凤提到,贾母生日的寿礼,王夫人是变卖了“后楼上现有的没要紧的大铜锡家伙,拿去弄了三百银子”,王熙凤是“那一个金自鸣钟,卖了五百六十两银子”;然后是太监上门敲诈,王熙凤拿了自己的金项圈去当;然后是林之孝,建议贾琏裁剪人口,只为了“家里一年也省些口粮、月钱”……

七十三回,是贾母查赌,邢夫人发现绣春囊;七十四回,王夫人查抄大观园,探春声泪俱下的哭诉:“……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?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,果然今日真抄了,咱们家也渐渐的来了……”

如果说七十二回,是贾府的财政危机,那么七十三和七十四回,则是贾府的“政治”危机。两种危机,双管齐下,贾府的衰败,已经不可逆转。

“满床笏”是贾府的制高点,正如秦可卿所言,“登高必跌重”。“满床笏”之后,也是贾府已经不可挽回的衰退和落败。甄家送来的这架“满床笏”的缂丝围屏,不仅仅揭开了贾府衰败的序幕,也是甄家的境况。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ys/6417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