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含义。对某些人来说是幸福的开始,是命运的转折,也可能是学习的尽头、另一种生活的开端。但对我而言,却是一次比一次痛彻心扉的折磨。
连续两次高考失利,只因当时太轻狂
年,高考最后一次在骄阳似火的7月举行。我走出高考考场的那一刻,我就知道完了。成绩公布的第二天我就到原来就读的高中报名复读,尽管后来也接到了本科录取通知书,但那所学校实在容不下我那时的轻狂,我选择继续留在复读班延续已经开始了1个月的学习。
年,我在清风徐来的6月再次参加高考,走出考场、估摸分数、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感觉很轻松,可惜命运仍给我开了个不小的玩笑,我所报考的学校那一年录取分数线大幅提高,而信心十足的我当初还在十分同意调剂一栏中填写了大大的“否”字
同是高考落榜人,家乡高中再相会
再次落榜后,我感觉实在没有脸面再原学校就读,于是请家人联系了老家县城的一所高中,再次开始了复读生涯。这是我迄今为止最痛苦的一段经历,虽然陌生的环境里,没有人知道自己两次高考落榜的遭遇,但自己的心中永远存在着难以磨灭的阴影。
由于到校报到晚,所以分到的寝室里大都是外地前来复读的落榜生。大家虽然一脸的无所谓或者客气的点头致意,但彼此心中的那份痛苦是难以遮掩的。短暂的接触后,我才知道自己并不是最悲催的,我仅仅是第3次复读,可这里还有人正在复读第4次、第5次。
复读的痛苦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
在这个相对贫苦的县城里,高考也许是为数不多可以改变命运的路径,为了让孩子离开日复一日耕作的土地或者挥汗如雨的建筑工地,父母给予了太多的期望,把他们一次次送入了高三的教师。有的人麻木的承受着、有的人提前崩溃了,我旁边的那张床铺在开学1个月后彻底空了下来。
这位弟兄的学习成绩还不错,人也很文静,很和气。当天上午我们还在一起交谈、吃饭,下午他就不在教室了,这也没什么稀奇,在我们这个复读生占很大比例的班里,偶尔有人心里太难受逃几节课很正常。但晚上他也没有回来,第二天上午传来消息:他从县城一座正在施工的高楼跳了下来……
我也险些走上绝路
虽然不可思议,但这件事确实发生了。那张靠门的下铺其实位置挺好,但剩下的几个月里没有人换上去,甚至没有人往上面放过哪怕一件行李。刚刚得知这一消息,我感觉这位兄弟死的真可惜,以他最近一次月考的成绩看,今年高考应该会有个不错的结果,为什么不再坚持坚持呢?
两个月后,当我也逃课,并在河边犹豫要不要跳下去的时候,终于明白坚持下去有多难。如果说第二次复读还是余勇可贾的话,那么第三次复读就是真正行尸走肉般生活了,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新鲜感了,所有你要做的事都是似曾相识的重复。
雪片般的练习试卷,每道题都熟悉,可你就是做不对;
老师强调的知识点,每个都很重要,可你一看就烦躁;
家长无言的看着你,每句话都透着关心,可你一听就感觉对不起他们;
那一刻,真的想死。
不愿死就只能疯狂
好在当时已经是冬天,冰冷的河水刚刚漫过脚步就让我彻底清醒。我大叫着:“死都不怕,难道还怕活着吗?”当天晚上放学后,在空无一人的教学楼顶层,我把自己所有的试卷都撕的粉粉碎,把所有的课本全部狠狠的扔到墙上,扔完了就全捡起来再扔,仿佛发了疯一般发泄着。
当彻底疯狂够了以后,我向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,重新整理好这些书本,回寝室睡觉、第二天吃饭上课,一切学习和生活都有条不紊、照旧如常,但每隔一段时间,我都会拿着积攒的试卷和书本去像疯子一般发泄一番,越是到高考临近,这种发泄就会越频繁。
走进大学但心中梦魇定格高中校园
年的高考,我考上了山西一所大学,说实话这所学校比我第一次高考时考上的那所学校差不多,但此刻的我心中深深的感恩。不到9月份,我就怀着朝圣的心情登上了前往太原的火车,第一个到新学校去报到,把空无一人的寝室打扫的一尘不染,以致随后来报道的几个同学都选择了这个寝室。
说实话,第3次高考之后那几天我以为自己会失眠、会做噩梦,但我没有,相反内心十分的平静,几乎没有一次波澜。可想不到就在这大学寝室里,我做了几个月来第一次噩梦,梦见我坐在高中的教室里,重新开始复读生活。
以后直到结婚前的10年里,我做过一些噩梦,内容、人物经常变换,但开始的场景一成不变——我坐在高中的教室里。